• 尊龙凯时


  • 发布时间:2018-05-28   分类目录:新闻中心|    调整大小 : 16px  14px  12px

     

    以9910系列为代表的恒流型控制IC做的LED电源,实际是限流 ,控制较简单,严格的说起来,其不属于开关电源控制的主流模式,开关电源控制的主流模式是一定要有基准和运放的。但这种IC出来就只能用于LED,很难用于其它的东西,只是因为LED对纹波要求极低 。但因为是只用于LED ,所以现在价格较高。基本就是使用9910加MOS管制作,输出无电解 ,一般我看很多人就是用工字电感做功率转换电感的 。这种电源,一般厂家的芯片资料上有出图,基本都是降压式。我也不多说了,精于此道的人比我多的多 。

    二是以我为代表的 ,即是开关电源控制模式的恒流驱动器。这种 ,就是以普通的开关电源芯片为核心转换器件 ,这种芯片很多,如PI的TNY系列 ,TOP系列,ST的VIPER12 ,VIPER22,仙童的FSD200等,甚至只用三极管或是MOS管的RCC等,都可以做 。好处是成本低,可靠性也不错。因为普通的开关电源芯片不但价格好 ,而且都是经过大量使用的经典产品。象这种IC其实一般集成了MOS管,比9910外加MOS方便,但控制方式复杂一些 ,需要外加恒流控制器件,可以用三极管,或是运放。磁性元件可以用工字电感,亦可用带气隙的高频变压器。我爱用变压器 ,因为电感的成本虽然很低,但我觉得其带负载能力不行,再者调节感量也不灵活 。所以我觉得比较好的器件选择是,普通的集成MOS的开关电源芯片加高频变压器,从性能,成本上 ,都是最理想的选择,不需要去用什么恒流IC,那种东西,又不好用,又贵。

    最后说一下,区别这两种电源,一个最重要的方法 ,就是看其输出是否有电解电容作滤波。

    关于供电问题

    不管是做限流型恒流控制的电源 ,还是运放控制的恒流电源,都要解决供电问题。即开关电源芯片工作 的时候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直流电压为其芯片供电的 ,芯片的工作电流从一个MA到几个MA不等。有一种象FSD200,NCP1012,和HV9910,此种芯片是高压自馈电的,用起来是方便 ,但高压馈电,造成IC热量的上升,因为IC要承受约300V的直流电,只要稍有一点电流,就算一个MA,也有零点三瓦的损坏耗了。一般LED电源不过十瓦左右,损失零点几瓦一下就可以将电源的效率拉下几个点 。还有就是典型象QX9910.,用电阻下拉取电,这样,损耗就在电阻上,大约也得损失它零点几瓦吧 。还有就是磁耦合,就是用变压器,在主功率线圈上加一个绕组,就象反激电源的辅助绕组一样 ,这样可以避免损掉这零点几瓦的功率。这也是我为什么不隔离电源还要用变压器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避免损失那零点几瓦的功率 ,将效率提几个点。

    不隔离型降压式电源设计方法概论

    非隔离降压型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电源结构 ,其几乎占了日光灯电源百分之九十以上。很多人都以为不隔离电源只有降压型一种,一说不隔离 ,就想到降压型,就想到说对灯不安全-指电源损坏后。其实降压型只是一种,还有两种基本结构 ,即升压 ,和升降压,即BOOST AND BUCK-BOOST,后两种电源即使损坏 。不会影响到LED,有这种好处。

    现在LED日光灯电源,做灯的厂家普遍要求放在灯管内 ,如放T8灯管内。很少一部分外置。不知道为什么都要这样 。其实内置电源又难做,性能也不好。但不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这样要求 。可能都是随风倒吧 。外置电源应该说是更科学,更方便才对 。但我也不得不随风倒,客户要什么 ,我就做什么 。但做内置电源,有相当难度哦。因为外置的电源,形状基本没有要求,想做多大做多大,想做成什么形状也没关系 。内置电源,只能做成两种,一种是用的最多的 ,就是说放在灯板下面,上面放灯板。

    下面是电源,这样就要求电源做的很薄,不然装不进。而且这样只能把元件倒下,电源上的线路也只有加长 。我认为这样不是个好办法。不过大家普遍喜欢这样搞。我就搞。还有就是用的少一些,放两端的,即放在灯管两头 ,这样好做些 ,成本也低些 。我也有做过,基本就是这两种内置形状了。

    关于此种电源的要求和电路结构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因为电源要内置在灯里,而发热是LED光衰最大的杀手,所以发热一定要小 ,就是效率一定得高 。当然得有高效率的电源 。对于T8一米二长的那种灯,最好是不要用一支电源,而是用二支,两端各一只,将热量分散 。从而不使热量集中在一个地方。电源的效率主要取决于电路的结构和所用的器件。先说电路结构 ,有些人还说要隔离电源,我想绝对是没必要的,因为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置于灯体内部 ,人根本摸不到。没必要隔离,因为隔离电源的效率比不隔离效率要低 ,第二是 ,最好输出要高电压小电流 ,这样的电源才能把效率做高。现在普遍用到的是,BUCK电路 ,即降压式电路。最好是把输出电压做到一百伏以上,电流定在100MA上那样,如驱动一百二十只,最好是三串,每串四十只,电压就是一百三十伏,电流60MA.这种电源用的很多 ,本人只是认为有一点不好,如果开关管失控通咱,LED会玩完 。现在LED这么贵。我比较看好升压式电路,此种电路的好处,我反复的说过 ,一是效率较降压式的高些,二是电源坏了 ,LED灯不会坏。这样能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烧坏一个电源,只是损失几块钱,烧一个LED日光灯 ,就会赔掉上百元的成本。所以我一直首推还是升压式的电源。还有就是,升压式电路,很容易把PF值作高,降压式的就麻烦一些。我绝对升压式电路用于LED日光灯的好处还是有压倒性的强于降压式的 。只是有一年缺点 ,就是在220V市电输入情况下 ,负载范围比较窄,一般只能适用于100至140个一串或两串LED,对于少于此数的,或是夹在中间的,却用起来不方便。不过现在做LED日光灯的,一般60CM长那种都是用100至140,一米二的那种,一般就是用二百到二百六那样 ,使用起来还是可以的。所以现在LED日光灯一般使用的是不隔离降压电路,还有不隔离升压电路,此种电路用于LED日光灯,应该可以算是本人首创。

    个人认为这些做法有很多时候实在是舍本逐末而已 。现在先请问一下LED相对于传统灯具的优势在哪,第一 ,节能 ,第二长寿 ,然后是不怕开关,对吧。但是现在使用的高PF的方法 ,均是使用无源填谷PF电路,由原来的驱动方式 ,即48串,6并改为 ,24串12并,这样的话,在220V情况下 ,效率会降下五个百分点左右 ,于是LED日光灯电源 ,发热量更高了,灯珠也会受到一点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24串12并的做法,会让LED日光灯灯珠的布线变的很难受,不好布线了。我看 ,最好的方式还是48串一串方式好,主要是效率高,发热小,而且布线容易 ,不复杂。

    更有甚者,现在还有人提出什么24并 ,12串,这种方式只适合用于隔离电源 ,不隔离电源根本不适用。更有些不懂电源常识的人觉得自己非隔离电源做到恒流600MA输出就好牛比了 ,其实他都没有自己仔细的放在灯管里试过,象这种不热爆了才怪。所以说 ,现在搞什么低压大电流做LED日光灯电源 ,实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两种恒流控制方式

    下面要说的是,两种恒流控制模式的开关电源,从而产生两种做法  。这两种做法 ,无论是原理,还是器件应用,还是性能差别,相当都较大。

    首先说原理 。第一种以现在恒流型LED专用IC为代表,主要如9910系列,AMC7150,凡是现在打LED恒流驱动IC的牌子基本都是这种,且叫他恒流IC型的吧。但我认为这种所谓恒流IC做恒流,效果却不怎么好。其控制原理相对来说较简单,就是在电源工作的原边回路 ,设定一个电流阀值,当原边MOS导通,此时电感的电流是线性上升的,当上升到一定值的时候 ,达到这个阀值 ,就关断电流,下一周期再由触发电路触发导通。其实此种恒流应该是一种限流,我们知道,当电感量不同的时候,原边电流的形状是不同的 ,虽然有相同的峰值,但电流平均值不同。因此 ,象这种电源一般就是批量生产时 ,恒流大小的一致性不太好控制。还有就是此种电源有一个特点,一般是输出电流是梯形的 ,即波动式电流 ,输出一般是不用电解平滑的 ,这也是一个问题 ,如果电流峰值过大,会对LED产生影响 。如果电源的输出级没有并电解来平滑电流的那种电源,基本上都属此类。即判断是否是这种控制方式,就看其输出有没有并上电解滤波了 。这种恒流我原来一直叫其为假恒流,因为其本质就是一种限流,并不是经过运放比较 ,而得到的恒流值。

    第二种恒流方式,应该可以叫做开关电源式的。这种控制方式和开关电源的恒压控制方式相似 。大家都知道用TL431做恒压吧,因为其内部有一个2.5伏的基准 ,然后用电阻分压方式 。当输出电压高一点的时候,或低一点的时候,就产生一个比较电压,经过放大 ,去控制PWM信号,

    种控制方式可以很精确的控制电压。这种控制方式 ,需要一个基准,还需要一只运放,如果基准够准,运放放大倍数够大,那么就定的很准 。同样的,做恒流  ,就是需要一个恒流基准,一个运放,用电阻过流检测,作为信号,然后用这个信号放大 ,去控制PWM,可惜现在就是不太好找到很准的基准信号 ,常用的有三极管 ,这个做基准温漂大 ,还有就是可以拿二极管约1V的导通值做基准 ,这样的也可以 ,可都不高,最好的是用运放加TL431当基准,但电路复杂 。但这样做的恒流电源 ,恒流精确度还是好控制的多。而这种模式控制的恒流 ,其输出一定得加电解滤波 ,所以输出电源是平滑直流 ,不是脉动的,脉动的话就没法取样了 。所以要判定是哪种只要看其输出是否有电解就行了。

    两种恒流控制模式决定了使用两类不同的器件 ,从而决定了两种电路器件使用不同,性能的不同,成本亦不同。

    降压式电源也有其好处 ,主要第一点 ,适合用于220,但不适用于110 ,因为110V本来电压就低 ,一降就更低了 ,那样输出的电流大,电压低,效率做不太高。

    降压式220V交流,整流滤波后约三百伏,经过降压电路,一般将电压降到直流150V左右,这样即可实现高压小电流输出,效率可以做高。一般用MOS做开关管 ,做这种规格的电源,我的经验是,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那样差不多,再往上也困难。原因很简单,芯片一般自损会有零点五W到一W,而日光灯管电源不过就是十W左右 。所以不可能再往上走 。现在电源效率这个东西很虚,很多人都是吹,实际根本达不到 。常见有些人说什么3W的电源效率做到百分之八十五了,而且还是隔离型的。

    告诉大家,即便是跳频模式的,空载功耗最小,也要0.3W,还什么输出3W低压,能到百分之八十五,其实有百分之七十算很好了,反正现在很多人吹牛不打草稿,可以忽悠住外行,不过现在做LED的懂电源的也不多。我说过 ,要效率高,首先就要做非隔离的,然后输出规格还要高压小电流,可以省去功率元件的导通损耗,所以象这种LED电源的主要损耗,一就是芯片自有损耗,这个损耗一般有零点几W到一W的样子,还有一个就是开关损耗了,用MOS做开关管可以显著减小这个损耗 ,用三极管开关损耗就大很多。所以尽量不要用三极管 。还有就是做小电源,最好不要太省 ,不要用RCC ,因为RCC电路一般的厂家根本做不好质量 ,其实现在芯片也便宜 ,普通的开关电源芯片,集成MOS管的 ,最多不过两元钱,没必要省那么一点点 ,RCC只省点材料费 ,实际上加工返修等费用更高,到头到反而得不偿失的那样 。

    降压式电源的基本结构就是将电感和负载串入300V高压中,开关管开关的时候,负载即实现了低于300V的电压,具体的电路很多,网上也很多 ,我也不画图再说了。现在9910,还有一般的市场上的恒流IC基本都是用这种电路来实现的。但这种电路就是开关管击穿的时候 ,整个LED灯板就玩完,这应该算是最不好的地方了  。因为当开关管击穿的时候,整个300V的电压就加在灯板上 ,本来灯板只能承受一百多伏电压,现在成了三百伏了 ,这种情况一发生.LED肯定要烧掉。所以很多人说非隔离的不安全,其实就是说降压的,只是因为一般非隔离的绝大多数是降压的,所以认为非隔离的损坏一定要坏LED.其实另外两种基本的非隔离结构 ,电源损坏 ,不会影响LED的。

    降压式电源要设计成高压小电流 ,效率才能高 ,细说一下,为什么?因为高压小电流,可以让开关管电流的脉宽大一些 ,这样峰值电流就小一些 ,还有就是,对电感的损耗也小一些 ,通过电路结构就可以知道 ,电路不方便画,具体也难以再叙述下去了 。就随便总结一下 ,降压电源的好处是,适合于220高压输入使用,以使得功率器件承受的电压应力小 ,适合做大电流输出 ,比如做100MA电流,比后两种方式来的轻松 ,效率要高 。效率算比较高的,对电感的损耗较小,但对开关管损耗大一些 ,因为所有经过负载的功率必须要经过开关管传输,但输出的功率,只有一部分经过电感,如300V输入,120输出的降压型电源,只有300-120,即180的部分要经过电感,120的部分是直接导通进入负载的,所以说对电感损耗比较小,但输出的功率,全部要经过开关管转化。

    LED日光灯已经告别了高价时代

    讲的明白一点就是 ,LED已经告别了高利润的时代 。很多原来想在LED日光灯行业里拿暴利的人玩不转了。我可以给大家算一个帐 。

    LED日光灯告别高价时代的主要标志 ,就是草帽灯珠的降价 ,现在亮度达到2000MCD以上的120度草帽灯(单颗光通量》6流明) ,0.2元已经大把有卖了 ,原来的时候,这个价格至少是0.5元了 。我来算一个帐,就由原来传统的PC管加草帽LED组成的日光灯来计算吧。

    1.2米LED日光灯,264粒灯珠,15W的LED日光灯.PC管,加灯板,加普通LED日光灯恒流电源,这三件加起来 ,成本最多30元可以搞定。灯珠按0.2元一颗,那么就最多是60元了,加起来材料成本大约90元,扣去其它的东西,卖150元是合理的。因此LED日光灯现在已经不再是高价时代,再过一年 ,这个价格会突破100元大关的 ,但市场推广却需要一段时间  。做LED照明的人要学会调整心态了,暴利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

      

    上一篇 :« 穗“福尔摩斯” 破LED“大案” 下一篇:2018年下半年Mini LED需求将飙升 »

  • XML地图